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岩土与基础

  •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层划分原则探讨

    刘龙飞;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必备建设程序,在技术和经济上对工程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需要提供正确合理的地层分层,这不仅是勘察报告的要求,更是岩土工程师水平高低的体现。工程地层划分应考虑地层时代、成因、工程特性、设计使用等多方面因素,按主层与亚层"两级单元"形式进行。主层应参照"年代-成因-岩性"顺序确定,亚层应根据岩土物理力学状态、岩性、密实度等不同而划分。地层单独出现且与周边存在较大差异,不宜并入其它层时宜设为透镜体。同一项目应保持各阶段和各区地层的一致性,便于相关人员使用。系统介绍地层划分原则,可为新手和未系统学习地层划分的岩土勘察设计人员提供学习参考。

    2019年12期 v.26;No.32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岩溶地段桩基施工溶洞决策表法处理研究及应用

    颜波;卢辉;

    结合广州某高速岩溶地段桥梁桩基施工遇到的溶洞处理问题,对整个场地的桩基溶洞勘察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提出了不同溶洞、不同处理方式的决策表机制,达到了全面考虑、简化决策、及时处理的目的,同时可以对溶洞处理措施费用进行事前预算,加强了工程管理措施手段,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2019年12期 v.26;No.32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软土地区顶管施工风险评估

    冯军;梁冠军;

    为了合理地评估软土地区顶管施工的安全状况,首先确定了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8个主要风险因素,考虑到施工风险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采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结合专家打分表,计算出各类风险事件的相对权重,并且采用L-R模糊数来描述顶管施工中风险等级的隶属函数。结果表明:顶管机自转的风险等级最低,可不进行处理;地层下陷、隧道内漏水和涌土的风险等级最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其余影响因素均为中等风险,按相应规范要求控制即可。

    2019年12期 v.26;No.32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荷载作用下珠三角海陆交互相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张伟锋;郭泽锋;韦未;

    软土力学性能较差,容易发生形变,因此软土地基处理中,控制水平位移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项技术指标。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对比不同堆载顺序作用下地基的最大水平位移速率、平均水平位移量、最大水平位移量与沉降量的比值,发现先预压堆载再加搅拌桩能很好地限制土体沉降,但有较大的土体水平位移。当建构筑物附近没有其他较大的荷载时,先打搅拌桩再堆载只产生较小的水平位移量,水平位移量只有先预压堆载后打桩区域的5.3%,但沉降量较大。综合施工时间和处理效果,先堆载再打桩处理地基方式更适合需要上部荷载较大的工程,而先打搅拌桩再堆载的方式更能有效限制土体水平位移,但控制地基沉降的效果有限,可用于上部荷载较小的地基处理。

    2019年12期 v.26;No.322 12-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湛徐高速公路徐闻港支线高液限土直接填筑实验研究

    陈力;黄蕾鸣;

    依托雷州半岛湛徐高速公路徐闻港支线工程,针对项目地区路基填土资源稀缺、高液限土CBR值高、填土高度2~6 m的低路堤公路特点,实验采用直接填筑高液限土的"三明治法"工法。相对于传统工法,"三明治法"取消非高液限土包边,能大量利用挖出的高液限土,解决了项目土方短缺的问题;且避免传统方法(包边非高液限土与高液限土分期填筑施工)出现压实不统一、夹高液限土薄层等问题。项目的实施体现了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可为同类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2019年12期 v.26;No.322 15-1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1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建筑与结构

  • 珠海无人船基地结构设计

    申广宇;

    珠海无人船基地造型独特,总高度46.3 m,采用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带支撑框架、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本建筑四边为大悬挑结构,建筑之间设置了46 m跨度的桁架。本文简要介绍了本工程的设计概况,结构体系,大跨悬挑桁架设计,大跨桁架及支座设计,温度应力及楼板舒适度验算等。

    2019年12期 v.26;No.32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6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国际广场东塔宴会厅钢结构施工与验算

    张龙生;韩建强;覃浩;陆日超;

    某国际广场东塔为交通枢纽上盖的建筑,根据该建筑的宴会厅钢结构的主要特点和项目周边环境,此部分结构需要进行施工模拟计算复核结构的安全,按确定的施工方案,采用了可以进行施工模拟计算的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施工方案可行,考虑施工实际情况的宴会厅钢结构仍可以满足结构安全,可供同类项目参考。

    2019年12期 v.26;No.322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配建学校建筑采用隔震技术的增量成本分析

    杨小威;陈文祥;黎加纯;

    当建设主管部门强制要求开发项目的配建学校需采用隔震技术时,可按照"该地区以往的非隔震学校建筑成本"+"本文研究提供的成本增量的计算数值"作为配建学校建筑的土建估算成本,更准确的判断项目的建设成本。另外,从减少成本角度出发为学校建筑的减隔震方案提供选择建议。学校建筑采用隔震技术时,土建成本增加约80~200元/m2,建筑层数越多,相比正常建筑物的单方造价增量越少。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的3~4层学校建筑和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的学校建筑:不建议采用隔震技术,建议采用减震技术,以便降低总造价。

    2019年12期 v.26;No.32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工程总承包管理融合机制的探讨

    任乐民;

    装配式建筑工程建造程序与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EPC)模式相互融合,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运行规律,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项目工程管理的综合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是推动建筑产业转型的代表性生产方式。重点根据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建造程序和特征,结合工程总承包管理(EPC)模式的概念、关联、机制、管控要点以及企业核心竟争力建设,深入展开思考和探讨。

    2019年12期 v.26;No.322 32-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市政交通

  • 高铁枢纽交通分析与进出站系统设计——以郑州南站为例

    屈东;靳更平;李娜;

    高铁枢纽是多种动态、静态交通流的交汇点,具有客流规模宏大、交通组织复杂等显著特点,各种交通方式的高效转换和快速集散是大型铁路枢纽的设计重点和难点。以郑州南站为例,对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并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比选和论证,以期为其它城市的大型铁路枢纽的交通流组织和优化设计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依据。

    2019年12期 v.26;No.322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9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爆破对运营地铁隧道影响的动力特性分析

    赖广文;邓志勇;蔡文江;

    通过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 3D有限元法分析毫秒延时爆破对运营地铁隧道结构的动力影响特性,分别对大、小两种形状断面的隧道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认为:隧道周边衬砌处水平振速大于垂向振速,隧道迎爆侧振速远大于对称的另一侧。隧道迎爆侧是爆破振动控制应关注的重要部位。

    2019年12期 v.26;No.32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上跨地铁区间基坑开挖对地铁保护措施研究

    吴剑秋;孙旻;蔡庆军;杜佐龙;王朝龙;卢建文;

    以深圳机场卫星厅项目为工程背景,提出了由桩基和盖板组成的两跨转换板结构作为地铁保护措施,以控制地铁隧道在正上方基坑施工及上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隆起和下沉问题。将上述措施应用于深圳机场卫星厅中区基坑工程,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利用转换板结构保护地铁设施的可行性,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基坑卸载导致的下卧地铁隧道隆起变形,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2019年12期 v.26;No.322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地基加固施工对既有高架桥影响分析

    黄伟江;

    新建市政道路下穿既有高架桥梁,其地基加固及路基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桥梁桩基周围土体产生扰动,进而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根据道路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道路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既有高架桥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产生影响。此外,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桩基达到极限承载能力时相邻桩基产生的沉降差,以此作为施工过程中判断桩基是否达到极限承载能力的标准,指导施工。在以上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提出施工过程监测预警值和报警值,确保对高架桥梁的安全性、功能性影响大小在安全范围内。

    2019年12期 v.26;No.322 53-5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8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陈亚曼;黄金林;李青;方翼琼;徐文超;陈国伟;欧洛君;

    为研制出具有良好强度和渗透性的透水混凝土,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加入玄武岩纤维、硅灰,来改善传统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从而得到抗压强度不得小于30 MPa,渗透系数大于1 mm/s的透水混凝土。实验得出:单掺玄武岩纤维最优掺量为0.1%;复掺玄武岩纤维和硅灰的最优掺量为:玄武岩纤维为0.1%,硅灰为6%。

    2019年12期 v.26;No.32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施工与管理

  • 现浇异形曲面混凝土屋面板施工技术

    李峻;

    建瓯市博物馆工程,屋顶设计采用现浇异形曲面混凝土屋面板,造型别致、外观新颖,外观线条呈现出渐变贝塞尔曲线的形式,工程屋面板整体曲面变化复杂、测量定位难度高、混凝土浇筑定型困难,通过对曲面屋面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精确把控,创新改善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采取BIM建模辅助设计、分区测量定位控制、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等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异形曲面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2019年12期 v.26;No.32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型高精度防辐射隧道屏蔽铁结构施工技术

    黄秋筠;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项目是我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项目建造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零经验。工程总建筑面积69 648 m~2,工程主装置区由深度14~28 m、总长680 m的地下隧道结构及与之相连的6座地面建筑组成。地下隧道部分由220 m直线加速隧道、束流线周长210 m的环形加速隧道以及连接靶心的隧道群构成。项目创新性地应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模拟屏蔽铁块安装,优化屏蔽铁的排列和安装顺序,对屏蔽铁进行精密加工处理,提高了安装精度和效率,对涉辐射结构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在一些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设备安装中,也可采用本施工技术。

    2019年12期 v.26;No.32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下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技术

    官保华;

    通过广东省清远市某园区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实例,介绍了综合管廊侧墙支架预埋件施工技术。通过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管廊侧墙支架钢板预埋件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管理及技术措施。经过在后续施工中验证和改进,最终提高了预埋件的施工质量,减少了因预埋件质量问题导致后续支架安装的措施费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2019年12期 v.26;No.32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铝模建筑下的塔吊附墙件安装施工

    唐开永;周岳峰;

    与木模相比,铝合金模板开孔容易造成损坏,进而导致模板重复利用率下降,增加工地废料。塔式起重机附墙连接件的安装需要在建筑物外墙上预留连接耳板螺栓孔,在铝合金模板不开孔的前提下,运用木模定位器辅助完成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的精确定位、预埋安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现场工地废料。

    2019年12期 v.26;No.32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过程控制与管理实践

    安贵仓;魏常宝;魏新强;钱铭;刘永恒;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过程控制与管理,提高加固施工质量和加固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缩短工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不同于新建工程,加固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含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过程控制与管理的方法,以提升施工质量,提高管理效能。因此,对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过程控制与管理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2019年12期 v.26;No.32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环高速沙贝立交F匝道桥UHPC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郭泽棉;

    广州市北环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沙贝立交F匝道桥工程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UHPC)工字型梁结构方案。U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新型建筑材料。UHPC桥梁具有结构自重轻、外观整洁、耐久性好等特点。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的UHPC桥梁施工规范,针对北环高速UHPC工字型预制简支梁的施工过程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义。介绍了UHPC梁从预制到安装的施工过程及其重点难点,并针对台座周转、批量蒸汽养护、预应力管道定位、梁体侧弯矫正和模板漏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工程实践验证了UHPC桥梁的生产施工可以通过碎冰搅拌浇筑、控制温度升温曲线的精确蒸养和快速吊装运输等施工工艺实现高质量UHPC预制简支梁的生产施工。沙贝立交UHPC梁的高质量建设为UHPC桥梁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成功范例。

    2019年12期 v.26;No.32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人才录

  • 面对挑战勤学习 百折不挠解难题——记原铁道部专业技术带头人、詹天佑铁道科技贡献奖获得者邵华平

    柯梅丽;梁伟雄;徐天平;

    <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宋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生三境界——立志、奋斗、收获并升华,也是邵华平一生立志、奋斗、献身铁路事业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在曲折中努力前行邵华平1957年11月生于衡阳市郊解放军原47军医院,原籍湖北省原黄冈县淋山河镇,黄冈是为党和军队贡献过两位党的"一大"代表、两位国家主席、一位元帅和几百位开国将军和共和国部长、省长的红色沃土。他的

    2019年12期 v.26;No.32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版权声明

    <正>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其版权归《广东土木与建筑》编辑部所有。论文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版式设计专有权以及对上述权利的转授权等将独家授予《广东土木与建筑》编辑部,并许可《广东土木与建筑》编辑部转授权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

    2019年12期 v.26;No.322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土木与建筑》关于投稿方式的通知

    <正>为了规范审稿流程,提升审稿效率,同时更便于作者投稿、询稿,《广东土木与建筑》编辑部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请作者在中国知网本刊采编平台(http://gdtm.cbpt.cnki.net)首页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注册账号登录后进行在线投稿,并可在线实时查询稿件处理状态。自2019年1月1日起,本刊不再接受邮箱投稿。特此通知。

    2019年12期 v.26;No.322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公布《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年度优秀论文的通知

    <正>为表彰优秀,鼓励学术创新,更好地调动广大作者创作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进一步增强本刊的竞争力及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工程建设领域,本刊编辑部特评选出20篇2018年度优秀论文。在2018年1~12期发表的全部260篇学术论文中,首先筛选出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然后根据该论文在中国知网截至2019年11月20日的下载量、被引用次数等指标,按照总分=下载量+被引次数×10的方法,计算出

    2019年12期 v.26;No.32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年总目次

    <正>~~

    2019年12期 v.26;No.322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结构研究所

    <正>建筑结构研究所隶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评估、技术咨询、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研究所,也是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主要组成部门。本所拥有专家顾问2名,高级工程师18名,工程师25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名,注册咨询工程师2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7人,硕士17人;配备大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验室,可满足实物检验、设计验证及科学研究等各类需求;业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辐射澳门、海南、湖南、四川、西藏等周边省份和地区,下设广州中山、江门二个办事处。

    2019年12期 v.26;No.322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土木与建筑

    <正>月刊2020年征订启事《广东土木与建筑》是国内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各专业的优秀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386/TU,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1-4563。本刊创办于1973年,多年来致力于介绍国内建筑科技发展信息、建筑设计成果以及施工新技术,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术理论和技术经验的交流平台,在土木建筑行业内一直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得到建设、科技等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本刊2020年印刷质量全面升级,为大16开本彩色印刷。全年出版

    2019年12期 v.26;No.32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