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元坤;吕坚锋;
本文以一个有代表性的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为实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外框柱的截面形状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其对结构侧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采用长方形柱截面更有利于控制结构侧移,但其影响程度有限。当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核心筒能提供足够的侧向刚度时,结构专业不必介意其外框柱的截面形状选择。
2013年07期 v.20;No.260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卫文;张伟生;焦柯;赖鸿立;
昆明西山万达超高层写字楼地处地震高烈度区,Ⅲ类场地,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外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附加4道加强层的结构体系。文中介绍该工程的抗震设计过程及控制要点,为高烈度区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07期 v.20;No.260 6-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朱杰安;卓瑜;周定;
郑州温哥华时代广场为地下3层、地上4层(局部5层)的超大型公共商业综合体项目,结构设计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工程造价、建筑功能和安全合理性等各方面因素并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分析、计算验证并采取构造加强措施,文中阐述了该结构设计的要点和经验,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2013年07期 v.20;No.260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陈星;李志宏;周敏辉;陈应荣;
通过对花都区文化艺术中心结构设计的介绍,重点讨论了特殊造型的大跨度结构的设计要点,包括抗震性能、大跨度钢桁架受力特点、楼板应力等问题。
2013年07期 v.20;No.26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田慧;张海;姚民立;王玉良;
对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设计的内力组合提出一种简化计算方法,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分别从非抗震、抗震组合和大、小偏心受压两方面进行计算,并与已有的组合方法进行对比,得出该法适用于大、小偏心抗震组合情况,能保证满足抗震设计的配筋要求,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3年07期 v.20;No.260 19-2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梁萍;许伟;
本文对国贸中心综合体T2主塔楼进行现有周边建筑和未来规划建筑两种情况的高频天平测力试验(HFFB),分析它在两种不同周边建筑情况下的等效静风荷载及风振响应。结果表明,未来规划建筑的建造使得结构风荷载或大于或小于仅考虑现有周边建筑时,两种周边建筑情况下结构顶层加速度峰值均满足JGJ 3-2010关于办公建筑的人体舒适度要求。
2013年07期 v.20;No.260 2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李少成;彭肇才;黄用军;
某超高层写字楼塔楼核心筒及框架柱竖向轴力大,场地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文中以该项目基础设计为例,针对超高层结构采用后注浆灌注桩基础形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该桩型设计的思路,其设计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3年07期 v.20;No.26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邹恩葵;王燕燕;
广州市中心区某新建建筑的地下室与已有旧建筑的地下室或原有基础较近,采用预应力锚索会碰到原有地下室或原有桩基础。采用合理的布置方案,即基坑周边设排桩,并设置角撑(局部对撑)和局部预应力锚索来有效控制基坑支护结构位移,保证基坑的安全性,解决了上述施工难题。
2013年07期 v.20;No.260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徐新星;薛江炜;
地基处理最终沉降量和理论计算值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静载试验时桩头状态的改变会明显影响到沉降曲线,这就为人为地创造一种预定的更合理的沉降曲线提供了依据。褥垫层的设置使每根桩相互独立,桩、桩间土和基础变形不同步,削弱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而采用"桩伴侣"作为构造措施,桩顶预留沉降,使复合地基桩在高度范围内对地基土形成一定的约束,在提高竖向承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地基土的水平承载力。
2013年07期 v.20;No.260 30-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梁剑明;
以实际工程为例,将逆作法中微型钢管柱施工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逆作法微型钢管柱施工的技术要点,保证微型钢管立柱安装精度,为今后逆作法钢管立柱安装积累施工经验。
2013年07期 v.20;No.260 34-3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黄健;
结合广州市珠江新城某深基坑工程监测实例,对深基坑工程监测的方案制定、方法选择、实施措施以及预警设定等进行了简述,监测结果显示变形数据能较准确地反映相应的施工工况,可作为同类基坑监测工程的参考。
2013年07期 v.20;No.26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钟长平;周翠英;魏康林;
以国内首例采用"先盾构后车站"施工方法的广州地铁五号线杨箕站~五羊邨站~珠江新城站土建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法对几种施工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该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采用同类方法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2013年07期 v.20;No.26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6 ] - 罗凤霞;陈玉清;刘庭金;
阐述地铁设施保护技术审查的基本流程,以及在不同审查阶段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通过某工程实例介绍了控制保护区内深基坑设计方案的地铁设施保护技术审查和可行性论证的过程,实践表明该做法可有效保护地铁设施的安全,专家的审查意见对今后类似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07期 v.20;No.26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夏可夫;
龙岗区北通道市政工程某工段围岩稳定性差,雨季地下水丰富,掘进施工难度大,文中介绍在该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暗挖施工过程和监控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13年07期 v.20;No.260 55-5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刘小忠;
为了分析评估桥梁桩基托换施工风险程度,本文首先确定了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然后分析得到该工程桩基托换工程风险源和风险等级,并相应的一些风险控制措施,可用于指导今后类似工程施工。
2013年07期 v.20;No.26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张永健;
以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质量的控制作为出发点,自主研发新型沥青含量试验压力过滤器,提高了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利用双活塞抽气加压原理,对试验后含有矿粉的抽提溶液进行加压过滤,确保矿粉不会流失,可减少检测误差。
2013年07期 v.20;No.260 60-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黄敏华;
本文分析了灌注桩高应变检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可能影响拟合分析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某检测实例的动静对比分析,证明高应变法应用于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极限承载力推定是可行的,可作为大直径灌注桩静载试验的有效补充。
2013年07期 v.20;No.26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