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少彬;
某旧城改造项目,地下室独立柱采用填土上天然基础,主、裙楼采用桩端持力层为强、中风化花岗岩的桩基础,同一结构采用不同的基础型式,持力层的性状差异大,减少和控制不同型式基础之间的沉降差是设计工作的关键。本文介绍填土上地下室独立柱天然基础和主、裙楼桩基础间沉降控制的简化设计方法。
2013年11期 v.20;No.26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葛梁;冯龙飞;
结合广东省佛山市某基坑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T型地连墙支护体系的变形及受力特性进行研究,并以典型支护剖面模型为基础,分析竖向预应力锚索在控制T型墙变形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比分析在不加竖锚的情况下T型墙与等刚度一字墙的变形特点,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11期 v.20;No.26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弟弟;范光培;张力宁;杨昌辉;陈春杰;范耿伟;
在城市建筑密集区,由于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只能采用内支撑体系,支撑作为临时支撑结构后期需要拆除,静态爆破采用静态膨胀剂静爆拆除,膨胀力缓慢地、静静地传给混凝土支撑使其破碎,具有安全、施工快速、无震动、无飞石、噪音小、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完善深基坑水平临时支撑静爆拆除是一个新课题,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2013年11期 v.20;No.26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田美存;
总结了几种典型基坑支护技术如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桩撑、桩锚、土钉墙、搅拌桩重力式挡墙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列举了一些典型案例,指出了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供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2013年11期 v.20;No.26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京辉;
结合广州金沙洲某工程实例,介绍岩溶发育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灌注砂浆和袖阀注浆两种方法来处理桩侧溶洞,通过高压旋喷洗孔和高压空气清孔,然后再静压注浆的方法来处理桩底溶洞的方法,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2013年11期 v.20;No.26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代亮;王先前;
为满足桥下通航及防洪要求,东宝河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特大桥主跨采用156m,双向桥面各宽16.25m,每幅按单箱单室设置,中墩箱梁根部梁高8.3m,按1.6次抛物线过渡到跨中梁高3.5m。文中介绍了该桥的主梁结构、预应力体系、波形钢腹板、连接件、施工流程等内容,为以后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13年11期 v.20;No.264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伟胜;
荷载试验是鉴定在役桥梁承载能力的主要手段,该文以大南沙特大桥为例,对测试截面、试验荷载、测点布置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实测的应变、挠度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并计算校验系数,了解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从而判断该桥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2013年11期 v.20;No.264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乾坤;苏卜坤;
通过某道路路基挖方形成的路堑边坡设计工程实例,介绍了公路路堑高边坡支护设计过程,将坡率法与锚杆(索)设计结合工程地形、地质情况加以应用,可做到经济、合理,最后总结了支护设计和计算特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3年11期 v.20;No.264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黄嵩;
将强度折减理论与数值分析方法相结合用于边坡稳定分析,克服了传统极限平衡法的一些不足。基于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分别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和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某实际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3年11期 v.20;No.26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陆达鹏;唐华;
结合石武客专郑州梁厂箱梁预制施工,介绍了900t预制箱梁冬季施工的蒸汽养护技术,通过蒸汽养护装置系统的自动温度测量和控制系统来研究和确定蒸汽养护技术的各项工艺参数,结合风力和循环水降温的方法,使预制箱梁的强度、温度及温差都能达到理想状态,既保证了预制箱梁的质量,又加快了台座的周转。
2013年11期 v.20;No.26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