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骁;丘建发;包莹;
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指导,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多层面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策略,并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和南京某大学新校区为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动中国绿色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将助力解决我国绿色校园实践中的问题,指引大学绿色校园建设,以期保证绿色、生态理念与历史传承的实施落地,实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2019年05期 v.26;No.31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5K] [下载次数:36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骆志成;张龙生;
为准确模拟施工过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考察剪力墙和框架柱的竖向变形差异,利用Midas/Gen对某超高层框筒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分析结果对于设计及施工过程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施工时应对结构进行逐层找平,并应考虑到荷载长期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2019年05期 v.26;No.31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方亮;蔡文豪;
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越交通工具,沉管隧道逐渐被广泛采用。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节接头是整个沉管隧道的薄弱环节,在地基刚度不均匀变化、上部不均匀载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沉管隧道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差异沉降,并且过大的差异沉降对沉管隧道安全造成直接威胁。通过弹性地基梁的沉管隧道纵向计算理论,结合沉管隧道各管节沉降监测数据,计算出沉管隧道各管节的容许差异沉降值。结果表明各值均在容许值之内,说明该沉管隧道结构目前处于安全状态。
2019年05期 v.26;No.315 10-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伦;
一字型剪力墙在稳定分析中往往被简化为两边支撑的矩形薄板,而高层建筑功能日益复杂,一字型剪力墙实际的稳定分析不能按规范一概而论。从楼板与墙肢长度比值,楼板与剪力墙线刚度比,剪力墙开洞率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一字型剪力墙的稳定分析得出计算长度系数的变化,给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v.26;No.31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1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涂强;刘锋;付兵;汤显廷;
大量既有基础设施由于材料性能退化、超负荷使用等原因性能退化,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加固、修复和改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FRP)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具有高强、轻质、耐腐及施工便捷等优越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的加固。将FRP板粘贴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提升其抗弯承载能力,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流的受弯加固技术之一。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极限承载能力通常由中部剥离破坏或混凝土保护层剥离破坏控制,剥离破坏发生时FRP的最大应变仅为其极限抗拉应变的20%~40%,未能有效地利用FRP抗拉强度。FRP-混凝土搭接接头单剪试验常用于研究FRP-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采用该类试验研究带U型箍的FRP-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U型锚对粘结性能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提升配置U型箍的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行为。试验包含了6个试件,重点研究U型箍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锐角(如35°和45°)能够显著地提升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
2019年05期 v.26;No.31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益山;刘聪明;谢能俏;冯超林;许宇超;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位于8度0.3 g地区,地震分组第三组,场地类别Ⅲ类。针对高烈度区住宅项目,提出了如何处理设计过程中一些常遇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保证结构体系能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并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补充了大震弹塑性变形验算。同时给出经济指标作为类似项目的参考。
2019年05期 v.26;No.31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周彬;
天悦家园项目预制件数量和类型多,工艺图图纸数量大,现场预制件的管理比较困难,作业人员识图工作量大,整体施工效率较低。故通过使用BIM技术对项目进行建模分析,优化项目不合理的节点,提供直观的三维模型,指导后期吊装施工,也为吊装顺序提供依据,通过模型各专业协同提前解决各专业的交叉问题。
2019年05期 v.26;No.31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郭向阳;
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特点,总结了装配式建筑机电深化设计的基本内容,并稳定机电深化设计的流程,归纳了深化设计的原则,以期对装配式建筑机电深化设计提供借鉴。
2019年05期 v.26;No.31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柯文彬;
围海造地是人类向大海扩展生存空间一种方式,这类土地的特点是土壤贫瘠、沙石化或粘土化、透气性差、高盐碱化等,立地条件恶劣,植物品种选择范围窄、施工管理难度大,与绿化设计要求景观丰富性存在矛盾。旨在探索汕头滨海围填地的园林绿化植物应用,以期解决过去存在的树种选择少、造林成本高,植物存活率低和景观多样性不足等问题,在保证绿量的基础上提高景观的丰富性,提升汕头滨海围填地的园林绿化建设水平。
2019年05期 v.26;No.31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汉生;姬静;
以江苏某典型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系统地对软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与液限、天然孔隙比与压缩系数、塑性指数与粒径小于0.002 mm的颗粒含量,以及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含水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软土土性参数的关联公式,为软土地区工程参数的取值提供了依据。
2019年05期 v.26;No.315 33-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泳生;
以某深基坑在深厚软土地层条件下支护结构的变形为背景,结合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数据,对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深厚软土地层下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其他类似工程,减少深厚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风险,为后续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2019年05期 v.26;No.315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8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路建波;余刚群;盛特奇;
在评价嘉兴科技城地震构造环境和历史震害的基础上,收集分析了区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资料。探讨了区内遭遇不同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类型、风险程度以及空间分区特征,为科技城后续国土规划、产业布局、工程建设等提供可靠依据。
2019年05期 v.26;No.31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3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祥筝;
临近基坑的地铁轨道会因为基坑的开挖而产生位移和变形,这将影响到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以长沙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划分不同的施工阶段,用PLAXIS软件模拟分析了在该项目的基坑开挖过程中,邻近地铁区间的土体位移和管片变形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地层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基坑底部,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顶部,地铁隧道处的地层位移变化较小;地铁管片离基坑越近,变形越大。
2019年05期 v.26;No.315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1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萌萌;
以上海地区某深约7 m的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为例,根据该工程的基本情况及特点,进行基坑围护形式比选。通过计算分析坑边超载与基坑的距离、围护桩插入比、围护桩直径等主要因素与基坑变形量的关系,得到各影响因素对基坑变形影响的规律,为类似工程的基坑围护设计提供经验。
2019年05期 v.26;No.31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郑少昌;
超强复合地基在超高层建筑的应用在广东并不多见。介绍了本项目的设计,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工程采用超强复合地基的筏板基础选型设计是合理和可行的,大直径旋挖桩作为刚性桩的设计是可靠的。
2019年05期 v.26;No.31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俊淞;
与传统灌注桩、预制桩及抗浮锚杆相比,小型注浆钢管桩用作抗拔桩具有施工灵活、节约工期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抗浮处理。以上海地区某工程为例,介绍小型注浆钢管桩在地下车库抗浮处理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分析了软土地区注浆钢管桩的上拔荷载-桩顶上拔量关系曲线,验证了其抗拔承载力,为相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19年05期 v.26;No.31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汪高文;王高敏;高建强;
土压平衡盾构在坚硬岩层掘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推坚硬岩时,需从盾构刀盘、刀具合理配置、盾构掘进参数的合理选用、增加质量保证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土压平衡盾构推坚硬岩技术进行研究,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对研究情况进行有效性验证。
2019年05期 v.26;No.315 59-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赟;
根据修建某物流仓库场地的回填土情况,对深填土区的沉降进行预判分析,结合项目的特点,采取了软弱地基加固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地坪处理方案,有效避免了修建在深填土区的大面积地坪沉降现象的发生。
2019年05期 v.26;No.31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鸿;
滨海沉积区富水、地质条件复杂,特大桥超长桩基施工中,需要解决钻进成孔、终孔条件判定、超重钢筋笼吊运就位及套筒连接安装、超深导管下料桩身质量控制等施工技术难题。基于对汕头东海岸新城沉积区新津河特大型独塔斜拉桥超长桩基施工技术的研究,提出并实施冲孔嵌岩桩穿越软基层快速成孔技术、钢护筒定位与跟进护壁技术、泥浆分离设备施工技术等8项技术,有效保障项目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确保了操作人员作业施工安全。
2019年05期 v.26;No.31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4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永顺;
当前城市地铁隧道普遍采用盾构法施工,但随着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层越来越复杂,对盾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特殊地层条件下,如隧道底部为在震动作用下易液化的粉细砂地层,泥水盾构掘进过程中出现盾体整体"下沉"情况,造成成型隧道管片出现破损、错台、渗水、漏砂及姿态超限等质量、安全问题。以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某一标出入段线区间盾构隧道为依托,研究砂土液化地层泥水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盾体底部惰性浆液注入为核心,加强过程参数控制等措施预防液化地层盾体下沉的施工技术。
2019年05期 v.26;No.31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发展;
由于地面交通和建筑物的限制,北环电网架空线改造入地工程在中航支线采用顶管法施工,顶管机选型是施工关键,根据土质情况、地下水位、施工要求和管节内径,选择泥水平衡岩石顶管机组织施工;合理布置中继间可满足顶力要求,起到接力顶进的作用;在管节外壁与土层之间注入触变泥浆,减小顶进阻力,填补管道外壁与土层间空隙,减小土体变形,支撑地层。
2019年05期 v.26;No.315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陈英杰;秦德营;熊青;
HDPE塑钢缠绕管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量轻,耐冲击,耐酸碱,不易破碎,运输方便,施工方便,可缩短施工期等其他管材目前所不具备的优秀性能。经过对大直径HDPE塑钢缠绕管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研究,为大直径HDPE塑钢缠绕管施工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v.26;No.315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培鑫;李建新;
通过对耐碱玻纤网格布在墙体抹灰中的工艺试验,研究表明单位面积质量、界面处理方式、挂网方式等因素对墙面抹灰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2019年05期 v.26;No.31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1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守林;
针对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因声测管不平行而影响检测精确度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测斜的原理测出桩身混凝土内部两声测管的实际距离的方法,来消除这一误差,增加声波透射法的准确性,并结合实际工程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19年05期 v.26;No.315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广铭;许燕禄;
通过对某幼儿园进行外墙内、外表面温度测试,分析垂直绿化的实际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两个房间的外墙外表面温度最大温差为6.0℃,外墙内表面存在着温差,但其差值基本不变,约为1℃,最大差值为1.1℃,降温效果稳定。垂直绿化能有效改善外墙的热传递,降低建筑外墙的内外表面温度。
2019年05期 v.26;No.315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欢;
为了研究某办公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在其正常运营状态下,选择典型办公室进行室内基本环境参数的现场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的标准符合性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地问卷调查了解使用者对该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
2019年05期 v.26;No.31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