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施工技术

  • 高密度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技术

    朱哲锋;李云锋;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前进,建设用地日益狭小,对项目周边地基沉降及土体变形控制较严格,而我国南方建设项目多位于石灰岩洼地水文地质区,场地内基岩为石灰岩,岩面起伏变化较大,且岩溶发育强烈,如何既保证周边项目地基稳定又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和工期,为该类型施工建设的难题。以广州市某广场基础施工为例,详细描述了高密度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2019年02期 v.26;No.31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2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地铁车站上跨大断面高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金先京;袁传旭;薛朗;吴俊芳;

    地铁工程施工线路较长,往往与既有道路、建构筑物交叉施工,或跨越既有铁路、公路以及管道施工,如何保证既有工程的运营安全、控制结构变形和位移,同时保证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减小施工和运营的交叉影响是研究的重点。阐述了地铁车站上跨大断面高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19年02期 v.26;No.31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9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岩溶地区高压旋喷桩处理地基技术工程实例

    陈晓阳;

    以杭州某工程为例,针对其覆盖性岩溶及破碎带不良地质条件对基础选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础工程的技术特点及设计难点,从施工难度、造价、工期综合考虑提出了采用浅基础加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基础方案,提出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经过试桩和检测结果得出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溶洞处理具有良好效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6;No.312 1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综合技术应用案例

    周吉林;贝宝荣;

    随着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总量在不断增加。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泵送技术要求非常高。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体量大,国内均为泵送混凝土,对于混凝土的泵送技术要求非常高。结合珠海中心大厦项目混凝土浇筑实例,从泵送设备选型、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及优化等方面对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

    2019年02期 v.26;No.312 15-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预制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及监测要点

    李泽佳;陈位洪;

    预制综合管廊可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及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开展预制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及实践工作,为工程打下坚实的技术储备。从预制综合管廊的施工、监测要点展开讨论,浅析预制综合管廊现阶段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实施情况。

    2019年02期 v.26;No.31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热力电厂烟囱钢内筒整体提升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谭镜潮;

    结合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工程烟囱钢内筒提升安装为实例,从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工艺关键点控制几个方面,对钢内筒整体提升安装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整体提升安装装置实施步骤及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2019年02期 v.26;No.31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2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通知

  • 《广东土木与建筑》关于更改投稿方式的通知

    <正>为了规范审稿流程,提升审稿效率,同时更便于作者投稿、询稿,《广东土木与建筑》编辑部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请作者在本刊官网(网址:http://www.gdtmyjz.com)首页、用户中心点击"作者投稿",注册账号登录后进行在线投稿,并可在线实时查询稿件处理状态。自即日起,本刊不再接受邮箱投稿。特此通知。

    2019年02期 v.26;No.312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检测

  • 旁压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在地基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张凤海;徐明江;宋兵;

    原位试验对天然地基岩土体的扰动较小,通常比室内试验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是确定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地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同一天然地基土进行旁压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对比研究。以广州某技术研发中心天然地基检验为研究对象,分别介绍了两种试验方法的操作要领,对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旁压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相互补充,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从而增强了地基检测的可靠性。

    2019年02期 v.26;No.31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管桩高应变试验条件下桩周粉质黏土动三轴试验研究

    廖广超;伍钊源;李彰明;岑海津;林若凯;王建伟;谢志斌;

    为了研究管桩在高应变试验过程中桩周土的动力学响应,选取桩周典型土质粉质黏土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在锤击作用下,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振动次数、振动频率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粉质黏土的动剪应力、阻尼比和动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剪应力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频率较高时动剪应力相应的增加,同时围压的大小对土体强度影响较大;围压在100~400 kPa范围内,粉质黏土的阻尼比ld由0.251逐渐变小为0.082,且阻尼比与围压满足线性关系,即ld=5.628×10~(-4)s~3+0.295;随围压增加动模量均有明显增加,且频率较高动模量越大。试验结果中阻尼系数取值、动剪应力和动模量对实际工程预应力管桩高应变测试中参数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2019年02期 v.26;No.31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直螺栓连接预制综合管廊节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沈继美;肖立韬;杨伟儒;陈庆军;

    通过对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综合管廊整体试件进行试验,以研究带直螺栓接头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试验时管廊顶板受拉区混凝土首先开裂,出现弯曲裂缝,随着荷载增大,裂缝不断增大并最终发生弯剪破坏。破坏时管廊试件顶板及侧壁的跨中及角部的受拉钢筋屈服,而试件腋角处斜向受压钢筋尚处于弹性阶段。试件破坏时其承载力为设计承载力的1.91倍,结构具有较好的安全余量。

    2019年02期 v.26;No.31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工程中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游波;

    从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的研究进展出发,研究了开挖检查法、足尺试验法、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钻孔取芯法、标准贯入试验、抗压强度试验、静载荷试验和动测法等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条件、经济性和反映的内容,对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单元划分、频率、方法、龄期、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有利于检测方法的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26;No.31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局部漏检事故分析及论证

    金雪峰;宋雄彬;杨坤;阎亮;仲胜利;

    针对广东省茂名市某项目局部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抗渗试件漏检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抗渗性能上的重要性。从检测要求、防水设计及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等方面对该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并提出了论证意见。实践证明该工程能满足二级防水的要求。

    2019年02期 v.26;No.31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岩土与基础

  • 填海区复杂地层双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研究

    周长永;韩美勇;袁竟;

    盾构法是地铁隧道施工常用的工法之一,但对于填海地区盾构推进过程中引起复杂地层的地表沉降的机理,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积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深圳地铁某区间地铁隧道开挖为例,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对地铁双盾构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由隧道开挖造成的地表沉降曲线,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隧道地表沉降随盾构推进时沿横向分布的变化规律,为本工程的后续施工及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2019年02期 v.26;No.31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3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沉管隧道双排钢板桩围堰支护计算探讨

    徐江平;黄雪阳;

    沉管隧道岸上段与水中段施工衔接多采用围堰方式实施,双排钢板桩围堰具有受力性能较好、止水可靠、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在计算方面多采用以经验为主的计算设计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就经典土压力法和有限元法对双排钢板桩围堰的受力稳定性进行一些分析对比,并提出适用建议,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9年02期 v.26;No.31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0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ocfall模拟的高陡岩质建筑边坡孤石滚落防治方法探讨

    张帅;罗永健;

    珠三角地区花岗岩风化球广泛分布发育,当坡体遇连续降雨时,花岗岩风化球底部残积土遇水软化、崩解,不断受雨水侵蚀,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形成危石滚落成为近年来高陡岩质建筑边坡常见的失稳形态。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基于Rocfall软件模拟计算,模拟还原了孤石滚落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Rocfall软件对孤石滚落路径、速度、能量的模拟,探讨了孤石滚落的防治方法,分析了分级修坡减小落石危害的作用。根据落石冲击能量,应注意提前清除大块孤石或危岩体。当采用刚性拦石墙时,应设置缓冲层,避免滚石击破。

    2019年02期 v.26;No.312 54-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某基坑工程坍塌的应急加固处理

    李削云;

    基坑工程事故一旦发生,对工程建设、社会经济、民生安全的不利影响非常大;因此在重视与防范基坑工程事故风险的前提下,非常有必要了解如何及时处理基坑坍塌事故及进行基坑工程加固。本文介绍了某基坑工程坍塌事故时的应急处理与基坑加固方案,实际证明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供工程人员借鉴与参考。

    2019年02期 v.26;No.312 58-6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5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建材与节能

  • 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检测与评估

    唐辉强;路建岭;

    为研究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在广东地区某工程项目应用的适用性,采用理论分析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对其节能效果进行实测,并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实际运行效果。

    2019年02期 v.26;No.31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晶硅粉对白色涂层的明度与太阳光反射性能的影响

    林湘生;马烨红;陈祖湘;段瑞斌;熊健;

    为探索制备低明度热反射涂层的方法,选取不同粒径的硅粉与商业白色热反射涂料混合,制得不同明度建筑节能涂料。考察了硅粉粒径及其添加量对涂层明度及热反射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色差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原料的相组成及形貌,以及涂层的Lab色空间值和太阳光反射率。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硅粉含量增加,涂层的明度迅速降低;其热反射率也下降迅速。但其TSR仍可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硅粉粒径对白色涂层的明度与热反射率影响较小。

    2019年02期 v.26;No.312 64-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据机房液冷散热技术研究现状

    黄廷;杨琳;杨晚生;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数据机房内高热密度服务器的数量逐渐增多,数据机房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传统的空调制冷方式不仅不能满足高热密度数据机房的散热需求,而且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采用节能的冷却方法是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液冷散热技术是其中有效方法之一。分析了液冷散热技术的应用优势,总结了近年来数据机房液冷散热技术的最新发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6;No.312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72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改造与加固

  • 槽钢夹梁在砖混结构纠偏顶升中的应用研究

    易承波;

    某砖混结构房屋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的倾斜率超过规范限值而需要进行纠偏处理。通过设置槽钢夹梁作为托换梁的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的断墙设置混凝土托换梁的高成本、工期长的问题。对比传统的混凝土托换梁的施工方法,突出该技术的创新点,并详细介绍设置槽钢夹梁作为托换梁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该施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了成本和工期,对类似的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9年02期 v.26;No.31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住院楼加层改造的检测鉴定及加固

    王捷平;

    结合某住院楼结构加层改造的检测鉴定加固实例,分析介绍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检测、监测和鉴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以及加固技术要点,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019年02期 v.26;No.31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建筑结构研究所

    <正>建筑结构研究所隶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评估、技术咨询、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研究所,也是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主要组成部门。本所拥有专家顾问2名,高级工程师16名,工程师24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名,注册咨询工程师2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6人,博士2人,硕士13人;配备大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验室,可满足实物检验、设计验证及科学研究等各类需求;业务服务范围覆盖全

    2019年02期 v.26;No.31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土木与建筑(月刊)

    <正>《广东土木与建筑》是国内土木建筑工程领域优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73年,45年来致力于介绍国内建设科技发展情况、建筑设计成果以及施工新技术等建设工程应用技术,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术理论和技术经验的交流平台,在土木建筑行业内一直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得到建设、科技等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2019年02期 v.26;No.312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3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