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检测与鉴定

  • 岩溶地区基桩钻芯法和高应变法综合应用研究

    赵汉亮;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特别是目前常用的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底持力层有溶蚀、溶洞,或者因桩底附近有溶洞,清孔困难导致沉渣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等现象。针对岩溶地区的特殊性,钻芯法检测是检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因素,有可能导致不能对沉渣及持力层进行综合评判,或者检测发现质量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检测,综合以上各种条件,高应变法可做为首选的验证方法。结合高应变法跟钻芯法检测综合分析,对工程后期处理意义重大。

    2018年03期 v.25;No.30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层建筑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何呈程;

    以清远市某高层住宅工程为背景,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设备配置、加载方案、承载力判定依据和检测结果等方面入手,系统阐明了桩基承载能力检测成套技术的控制要点,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桩基极限承载力和桩土挤压效应,力求为今后的高层建筑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计算提供借鉴。

    2018年03期 v.25;No.301 4-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木结构可靠性鉴定中的应用

    匡妍艺;

    以新会书院为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展古建筑结构测绘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控制网布设、点云数据采集和拼接、扫描精度影响因素和控制以及三维空间现状模型生成等关键技术要点。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数据的完整度和精度满足结构计算分析和结构构件变形测量要求,为古建筑信息的保存研究、现状描述与勘查提供了易于保存、准确可靠的技术保障。

    2018年03期 v.25;No.301 8-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8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空腹式圬工拱桥的静载试验分析

    彭爱勤;

    鉴于国内较多空腹式圬工拱桥存在较为严重的病害,其受力性能不确定且结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某空腹式圬工拱桥开展了静载试验,通过计算分析及现场试验,得出了桥梁的应变、变形、校验系数等技术指标,对桥梁的整体受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定,为桥梁后续的管养提供依据。

    2018年03期 v.25;No.30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小区挡土墙受周边开挖影响的安全性鉴定

    芦政阳;

    通过对某民用建筑花园内临近挡土墙一侧开挖水池对挡土墙的安全性影响进行检测鉴定,利用结构计算软件morgain建立计算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原设计、地勘资料,分析该挡土墙变形的原因,对其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25;No.30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桩周土阻力对低应变检测结果的影响

    王致富;

    概述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假设,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桩周土阻力对低应变检测结果的影响,得出结论:当地质条件较好时(桩周为粉质粘土、强风化凝灰岩、卵石土、强风化花岗岩)有效检测桩长远小于40 m,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18年03期 v.25;No.30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施工技术

  • 海底隧道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刀具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陈集勇;

    海底隧道盾构掘进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及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容易对盾构机刀具造成严重的磨损,而海底隧道盾构施工在国内工程案例相对比较少,缺乏海底盾构施工的经验,通过总结海底盾构掘进施工经验,刀具磨损的原因及对策,希望对相关海底盾构掘进施工有所借鉴。

    2018年03期 v.25;No.30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9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地铁隧道全断面砂层土压盾构超近距离侧穿建筑物施工技术研究

    陈树茂;袁梦;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运用土压平衡满仓掘进工艺,克服全断面砂层地质中盾构掘进对地层扰动大的难题。通过提前筹划,优化措施,精细管理,动态调整,在全断面砂层地质中以微小沉降近距离安全顺利侧穿3栋年代久远、结构薄弱建筑物。总结的施工技术经验,为以后类似边界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提供了良好借鉴。

    2018年03期 v.25;No.301 25-2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高顶部大悬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宋思敏;马建辉;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传统混凝土结构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大空间、多样化和复杂化立面体型的需求,相比传统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方便、可利用空间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一些设计顶部"凹入"或部分"凹入"的悬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结构,采用该技术可保证施工安全,节约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2018年03期 v.25;No.30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4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线路的影响效应分析

    冯健璋;

    以广州轨道交通某区间下穿城市公路及桥梁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注浆加固前后地层的沉降情况和桥桩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路基与桥桩最大沉降发生在隧道开挖上方且略滞后于开挖进度;采用袖阀管注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结构沉降、减小沉降影响范围,还可以抑制由地层应力释放引起的管片上浮;确定了线路两侧20 m为盾构施工重点监测区域;明确了下穿施工掘进速度、出土量及注浆量的变化范围。通过本项目下穿影响效应的分析,力求为今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25;No.30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校区建设项目关键性技术研究

    王建忠;林璟;李金水;

    项目通过若干项独创性新技术,辅以系列管控措施,在安全生产一直处于可控状态下,施工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在预定工期目标内顺利完成了整个项目建设,可为类似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2018年03期 v.25;No.30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岩土与基础

  • 深厚复杂软土地层深基坑真空降水处理效果分析

    肖瑞传;赖俊鹏;区穗辉;徐明辉;燕哲;潘泓;骆冠勇;曹洪;

    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加快了渗流速度从而使土体固结沉降加快,有效减少土层含水量;同时,真空管井复合降水对地下结构受力也较为有利。论文以广州南沙某基坑工程为依托,运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土体固结沉降、地下结构变形等方面分析,并将真空管井降水和常规管井降水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真空降水使土体产生的固结沉降比常规管井降水的大;且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相对较小。

    2018年03期 v.25;No.30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垃圾土标贯特性与测试深度和上覆压力的关系研究

    周兴龙;周丽红;

    垃圾土的组成十分复杂,掌握了解垃圾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指导处理各类垃圾,是目前岩土工程中的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以某垃圾堆场内的试验成果为例,通过统计、总结在不同测试深度和上覆压力的情况下垃圾土的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以期为研究垃圾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建立垃圾土的相关规律性研究成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8年03期 v.25;No.301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广州某地铁站基坑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的影响分析

    仇培云;戚玉亮;陈帅光;

    针对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嘉禾望岗站基坑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坑施工对已建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对其影响较小,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保证其安全;分析结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积累经验。

    2018年03期 v.25;No.301 47-4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阶梯型与等截面管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对比研究

    黄礼胜;

    在管桩材料用量及所处的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阶梯形变截面管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应力比要高于等截面管桩复合地基。因此,采用阶梯型变截面管桩复合地基技术,对充分发挥桩的承载性能具有较好的作用。阶梯形变截面管桩桩端反力明显小于等截面管桩桩端反力,这说明阶梯形变截面管桩与桩周土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等截面管桩。因此,阶梯形变截面管桩对充分利用浅层土的承载能力来改善单桩的荷载传递性状,提高单桩及其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2018年03期 v.25;No.301 50-5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idas/GTS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赵智强;昌思;

    高陡岩质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其稳定性分析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深圳地铁深云车辆段开挖形成的多级岩质边坡为例,运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边坡在自重、地震、边坡防护加固条件下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进而分析其潜在滑动面,为类似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借鉴。

    2018年03期 v.25;No.30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链接城市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绿色发展”主题论坛成功举行

    <正>3月29日,由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发展协会、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联合会联合主办的"链接城市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从绿色建设体系、公共资源交易、城市绿色发展背后的供应链、绿色交通、绿色规划和自由访谈等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全面分享和碰撞城市绿色发展的方方面

    2018年03期 v.25;No.301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建筑结构

  • 龙光深圳“城市之门”连体结构设计

    彭肇才;李雄;赖明添;莫雪辉;

    龙光深圳"城市之门"项目采用连体结构,本文就该连体结构的设计特点,采用多套软件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对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验算,并对两端的连接节点进行设计,阐述了连体结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25;No.301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9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脱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影响分析

    刘铭炜;禹智涛;

    为采用统一理论法模拟存在脱空情况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利用脱粘折减系数Kt对统一理论法中钢管混凝土的套箍系数进行修正,模拟一钢管混凝土单拱肋的脱粘现象,并与双单元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不同脱空率的误差均在6.5%以内。脱空率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脱空率从0增加到0.8,稳定系数降低了11.9%,但不影响失稳模态。

    2018年03期 v.25;No.30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预制RC梁柱节点研究

    朱东烽;潘忠尧;陈庆军;陈祺荣;蔡健;解金辉;

    对一种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预制梁柱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梁纵筋配筋率、轴压比、柱纵筋配筋率等有限元参数分析,并与试验节点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节点形式是安全的,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目的,并能实现较好的节点抗震性能,该类型预制梁柱节点是切实可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得到的骨架曲线吻合较好;随着梁纵筋配筋率提高,节点承载力增加;轴压比和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承载力影响较小;随着柱端轴压比的增加,节点剪切角逐渐减小;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剪应力影响较小。

    2018年03期 v.25;No.301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改造与绿建

  • 肇庆体育中心升级改造加固设计

    林松伟;罗丽萍;李伟锋;丘文杰;张东升;夏萍;

    分析了国内首例大型体育中心整体改造工程中体育场、体育馆改造的重点和难点,阐述了改变体育场馆结构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切除原体育场顶层混凝土悬挑大梁,改造成钢桁架屋盖;拆除原体育馆的落地交叉钢拱架,利用场馆四周的原有框架柱和新建混凝土梁形成框架结构,屋盖由原混凝土薄板改成网架结构。

    2018年03期 v.25;No.30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3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指标体系研究

    程瑞希;

    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各地和各类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于大量的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对比国内外一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绿色办公建筑的指标情况,对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提出建议。

    2018年03期 v.25;No.30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所

    <正>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4月,与地基基础研究二所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现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16人;拥有各类先进的检测、测试仪器设备近百台

    2018年03期 v.25;No.30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节能研究所

    <正>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节能研究所,是在广东省亚热带建筑技术公共试验室的基础上,抽调院建筑物理、设备和设计的部分技术骨干组建而成的专业研究所,由我国知名建筑节能专家杨仕超教授担任技术指导。目前节能所拥有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1人,博士2人,硕士21人。

    2018年03期 v.25;No.301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