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东存;张元坤;
通过对控制框架柱截面尺寸几种方法的技术指标分析,指出采用加圆钢管芯柱结构是其中最佳的方法,对今后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7年02期 No.183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友良;陈海峰;张兴富;
通过某超限高位转换的高层商住楼工程实例,介绍了运用SAP2000进行转换层应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分析方法及其结果处理,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2007年02期 No.183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斌;
本文推荐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做法,使钢管在节点区是连续的,节点刚性不受影响,梁可以可靠地传递内力,与其它节点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和节约材料的优点。
2007年02期 No.183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剑晖;谢一可;
某超大型家居城工程是当地首例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经验表明采用群桩承台时可根据建筑情况取消基础梁;设置后浇带可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问题;节点区加设短筋可解决不同等级混凝土的连接问题。
2007年02期 No.183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喻步实;
通过分析高层剪力墙角部开洞引起的结构整体效应变化,提出角部构件包括转角过梁、斜拉暗梁、角部楼板、剪力墙端约束边缘构件等的计算方法及其构造措施。
2007年02期 No.18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俊辉;陈莉;
介绍某超高层建筑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设计思路,以及梁柱节点的处理方法,采用该体系既可提高结构的抗震延性,又可有效解决大跨度情况下梁柱截面受限制的问题。
2007年02期 No.183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永新;康澜;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圆形水池进行各种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底板和顶板对预应力筋产生的混凝土预压应力有削弱作用,环向应力和竖向弯矩起控制作用,且池壁与底板交接处最易产生裂缝。
2007年02期 No.18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谭立;李松柏;
介绍广州市仑头立交下沉道路开口段U型结构的抗浮设计方案,从施工工期及经济合理性出发,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通过分析计算验证了调整方案的合理性。
2007年02期 No.183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必卫;鄢鹤萍;
对城市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从建设条件、投资控制、维护管理、交通疏导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选择作为车辆与行人立体交叉的人行通道和地下通道的设计思路。
2007年02期 No.18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隆文武;
常规单片梁静载台座试验的目的是评价一批梁体质量是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试验加载至正常使用荷载应力水平,而极限承载能力台座试验则属于破坏性试验,文中将对其进行探讨。
2007年02期 No.18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继华;
结合广州近海南沙新安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实践,详细介绍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中设计参数及要求、试桩、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供施工人员参考。
2007年02期 No.18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忠;
市政道路路堑边坡工程通常采用重力式支护结构,但要求边坡坡脚处必须具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和施工工作面,而锚杆框架支护对地基条件尤其是平面位置要求较低,文中简述该支护形式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2007年02期 No.18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志远;
从分析传统预应力筋防护的存在问题入手,引入真空灌浆施工工法并提出其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点,分析表明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是提高后张有粘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2007年02期 No.183 55-5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