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勇强;廖耘;李华荣;张俊毫;
某水乐园项目平面投影为直角梯形,具有跨度大、荷载不对称、矢高限制严、室内设备对屋盖安装和净空要求高等特点,通过竖向和平面结构的方案论证,选取合理的结构体系,利用Midas Gen软件对结构进行各工况下的静力分析和屋盖的整体稳定性分析等,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变形、应力比等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对关键支座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保证节点构造的合理性和受力性能。
2018年07期 v.25;No.30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明;方映平;徐希;
项目结构高148 m,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为高度超A级与平面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该结构抗震性能目标设定为C级,采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使用YJK、ETABS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使用YJK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构、构件的受力状态;使用STRAT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结构的受力、变形状态及构件损伤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合理、安全、可靠,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预定目标。
2018年07期 v.25;No.30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诗学;
通过某工程实例,对一超高层连体结构的空中泳池建立了步行工况和跳水工况的荷载模型,并进行了人行舒适度分析和跳水舒适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空中泳池连廊舒适度满足要求。
2018年07期 v.25;No.30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伍承彦;张文华;邓孝祥;
项目位于广州市,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高度195.8m,属于高度超限建筑,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尺寸突变等不规则项。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整体结构弹性计算、弹性时程分析和性能目标验算,并用ABAQUS软件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结合计算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加强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行。
2018年07期 v.25;No.305 15-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3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洪磊;张立平;徐卫;
为了满足建筑净空要求,屋面与桁架下弦相连,处于受压状态的桁架上弦杆面外稳定性较弱。通过合理结构布置,增加上弦杆面外支撑,整体线性屈曲和非线性屈曲分析表明结构稳定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支座比选,采取平板橡胶支座解决了温度荷载的影响;通过应力和挠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2018年07期 v.25;No.30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智威;陈冠新;
贵阳世界贸易中心塔楼结构高度196.30 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属于B级高度超高层建筑,同时在37层及以上存在体型收进、24夹层存在局部穿层柱等不规则项。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设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为C级,进行整体结构弹性计算、弹性时程分析、抗震性能验算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合计算分析结果,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下确保结构安全可行。
2018年07期 v.25;No.30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袁爱珍;卢德辉;张华平;曹京源;
利用ETABS软件对某高层装配式建筑进行隔震设计,对比分析了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验证了隔震支座位移、拉压应力等,分析了其隔震效果可以满足隔震设计目标,且有效地减小了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为优化高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中预制受力构件端部钢筋连接数量,实现高效、高质量完成预制构件的制作与安装指出了又一可靠途径。
2018年07期 v.25;No.30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达文;张雅融;张小良;周婧;
介绍一种仅上下端支承的三跑螺旋楼梯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正常使用状态验算(舒适度验算)、截面及构造设计3大过程。分析表明,该类楼梯其受力特征类似伸缩弹簧体,楼梯支座部位、内转折处受力复杂,应力较大,设计验算中须重点关注。楼梯对底部支座梁产生较大扭矩,对上支座梁除产生弯矩、剪力外,上支座梁由于楼梯外拉力造成面外弯矩不容忽视。合理支座节点设计,是保证楼梯实际受力状况与计算假定相符关键点。
2018年07期 v.25;No.305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诚;
介绍了中国和澳大利亚混凝土结构规范中的基本理论、材料特性、荷载组合和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分析比较两国规范在设计参数取值和设计方法上的不同。通过混凝土简支梁算例,比较中国规范和澳大利亚规范的计算配筋量差异。
2018年07期 v.25;No.30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树茂;方一航;袁梦;魏晨亮;何列;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由于盾构到达时接收端主体结构未施工或盾构出洞端头未进行加固导致盾构无法接收的情况。采用钢套筒密闭结构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上述情况带来的风险。以地铁区间为实例,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接收端未施工二衬结构的情形下,对盾构钢套筒接收[1]进行研究,考虑防水及其密闭性,为相关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2018年07期 v.25;No.30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公然;
以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某酒店地下室深基坑为研究对象,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环境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基坑分步开挖的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提取基坑的水平和竖向变形以及桩锚的内力值,得出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发生最大沉降的位置以及坑底隆起和桩锚受力情况。数值分析结果均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表明基坑支护设计具有合理性,其相关数据可为基坑实际开挖提供信息反馈。
2018年07期 v.25;No.30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43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彭浩;黄俊光;林祖锴;
对于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可以通过增大冠梁水平刚度的方式来拉大支撑水平间距,从而扩展了施工空间、方便大型机械的进出,提高出土效率,减少拆撑工作量。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值的对比,证明了这一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支护方式。
2018年07期 v.25;No.30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育彬;
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高层结构的稳定性和高层结构地下室的使用效率等。目前我国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待改良之处,本文针对对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结合广州某连铸工程施工过程,阐述在深基坑施工过程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以及要遵守的原则,提出相对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为广大的施工人员参考和借鉴。
2018年07期 v.25;No.305 49-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明;
通过对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起点连接匝道、拱北湾大桥混凝土防腐施工实践总结,对在滨海环境下混凝土防腐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8年07期 v.25;No.30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晓君;倪建国;
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文中阐述了广东省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多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2018年07期 v.25;No.30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方醒;苏浩;陈群;胡衡英;梁江滨;
以广州市和佛山市11个房建施工项目为监测对象,以PM2.5和TSP为监测指标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城市房建施工活动所引起的扬尘超标率较低,主要超标部位为施工道路、室内装修和建筑材料堆放场;土方施工并不是房建施工活动的主要产尘源,其主要产尘源为施工道路和材料堆放场;施工区PM2.5和TSP均随空气湿度和地面含水率增加呈下降趋势,施工区PM2.5既受施工活动影响亦受城市大环境的影响,而TSP则主要受施工活动影响,故在评价洒水或喷雾措施的抑尘或降尘效果时宜选TSP。
2018年07期 v.25;No.30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吴瑜灵;
为了适应新阶段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梳理绿色建筑标准化设计流程,明确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阶段、各阶段的设计指标和设计文件,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方案修改和降低增量成本。并以梅州某项目为例,进一步说明绿色建筑标准化设计在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方案修改和降低增量成本方面的作用。
2018年07期 v.25;No.305 59-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黎洁;蓝优生;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规划、建设综合管廊,但综合管廊内应采用哪种自动灭火系统,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各地也做法不一。文中简要分析了综合管廊内的火灾特性,系统探讨了几种可行的自动灭火系统,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综合管廊内适宜采用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结论,供各地综合管廊消防设计参考。
2018年07期 v.25;No.30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戴思南;
鉴于珠海横琴地区软土复杂地质特点,工程桩在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前需要采用相关的地基处理手段,研究了软土地区的支墩地基土换填方法,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为广东地区软土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检测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2018年07期 v.25;No.305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刘长海;
以新造珠江特大桥索塔足尺模型试验为工程背景,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进行了高密度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浇筑完成后的24 h内结构内部由于混凝土水化热现象导致温度迅速上升,并于36 h后达到最高的93.7℃,之后缓慢下降,第4天最大内外温差达到最高值48℃。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索塔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和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8年07期 v.25;No.305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陈卓;
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在平板载荷试验中,通过慢速法与快速法试验方法的对比分析,对平板载荷试验的稳定标准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快慢速法皆可用于检测土类地基承载力,但快速法试验得出的极限承载力较慢速法得出的结果高,且快速法较慢速法可明显缩短试验周期,提高检测效率。
2018年07期 v.25;No.30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亦才;黄铸豪;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自平衡法在基坑工程抗拔承载力检测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了该方法在工程检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成功地完成了工程任务,结果表明满足设计要求。
2018年07期 v.25;No.305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