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浩;罗赤宇;陈星;
大型会展类建筑对使用功能和时间效益的要求与普通民用建筑截然不同,要求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法不断创新,文中结合广州琶洲跨国采购中心设计过程,重点介绍其采用的新型逆作法技术、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超长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满足了建筑功能和节约总工期的要求。
2012年02期 v.19;No.243 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敏军;周越洲;
太原市某广场地下人防工程项目为3层地下建筑,平时作为地下汽车库,战时为甲类核6B人防物资库,采用无梁楼盖结构形式,采用PKPM-SLABCAD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并通过经验系数法计算复核,对板柱节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构造加强措施,确保节点安全。
2012年02期 v.19;No.243 6-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广斌;
介绍某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特别是高度为93m的主体办公楼结构的设计与分析过程,并根据抗震性能计算结果采取多项技术措施,供同类设计参考。
2012年02期 v.19;No.24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帆;
针对高度为94.4m的芜湖市海螺大厦超限高层结构项目,着重介绍其结构超限抗震设计过程,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以及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
2012年02期 v.19;No.24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文清;
深圳智慧广场为框架-抗震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跨度达17.2~25.8m,最大悬臂超12m,梁高仅为650~700mm,通过采用预应力和变宽度梁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施工效果良好。
2012年02期 v.19;No.24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敏;
针对广州大学城中心区体育场钢结构大支墩清水混凝土施工实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归纳总结了超大体积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供类似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012年02期 v.19;No.24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一新;
通过梅州市广州大桥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了塔身U形束的预应力施工工艺,进行了索塔模型在U形预应力束及斜拉索作用下的应力量测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桥塔节段锚固区应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构造及设计上的建议,为工程实际提供指导和参考。
2012年02期 v.19;No.24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杨秀珍;
增城市现状增城大桥无法满足现有交通需求,拟在既有桥位处新建一座城市景观桥,文中从增城的自然状况、交通现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文化等方面阐述了该桥方案桥型的构思,同时对该桥的4个方案进行了介绍和比选。
2012年02期 v.19;No.243 33-3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国龙;
以桥梁火灾后拉索受损实例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桥梁拉索受损状况现场检测、失火模拟试验及理论计算分析,完成对受损拉索性能的检测评估分析,研究一套系统的桥梁安全性评估方法。
2012年02期 v.19;No.24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永顺;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盾构工法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某些地层特别是复合地层中施工时会遇到一些困难,要保证盾构机高效、安全地掘进,除盾构机械性能配置外,作为开挖核心机具的刀盘和刀具的布置选型也非常重要,文中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探讨,为同行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v.19;No.24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灼明;刘继林;
广州地铁二号线三远里站~远景站区间与首期三元里站端折返线相接,受其影响右线隧道某段采用矿山法施工,线路下穿某小学2栋临街商铺及操场。文中主要介绍矿山法隧道下穿建筑物时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减少隧道开挖过程对建筑物自身的影响,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是目前处理地基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
2012年02期 v.19;No.243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廖晓星;
运营隧道因材料老化、长期受外界条件影响等多方面因素,难免会产生结构病害。当隧道出现应急情况时,在不影响隧道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采用适用于运营隧道应急项目的现代化监测技术与方法非常重要。文中通过某隧道结构应急项目,研究适合其特点的监测方法,分析病害的原因及变化趋势,并为隧道的加固工作提供指导。
2012年02期 v.19;No.243 45-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