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岩土与基础

  • 在基坑内打桩对周边地面影响分析

    秦前波;王军;庄诗鸿;张雷;

    某工程在基坑内锤击施工预制管桩,基坑支护采取地下连续墙+2道预应力锚索。为分析打桩对周边地面可能产生的振动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打桩引起的土体振动。利用PLAXIS的动力分析和界面单元,对该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数值模拟,从而分析出周边地面在打桩冲击荷载下的振动规律,为确定打桩距离、打桩能量以及打桩间距(密度)等重要参数提供参考。

    2018年06期 v.25;No.30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水平受荷桩力学性状理论研究现状

    凌宏亮;温鹏辉;许堃;

    桩基础作为重要的基础形式,已广泛应用在桥梁、港口码头、近海平台和土工建筑(如桩基挡土墙、开挖支护桩和抗滑桩)等工程项目中。在受到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十分复杂。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发展直至破坏过程,实质是桩与桩周土体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国内外水平受荷桩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从理论分析,试验分析,和数值分析3个研究角度介绍了目前研究成果,供相关人员研究时参考之用。

    2018年06期 v.25;No.304 4-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广州金沙洲某工程基础选型的探讨

    黎智祥;

    介绍了广州金沙洲某工程基础选型的过程。针对建筑的上部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抗浮要求等要素,对筏形基础与桩基础进行比对选型,最后通过经济、技术和工期等对比选定基础形式,可以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2018年06期 v.25;No.304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路软土地基管桩路段滑塌成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梅基贤;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管桩对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应用较为广泛。对在建新台高速南延线管桩处理滑塌路段成因进行分析,对管桩在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原则和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管桩滑塌路段的处治措施。

    2018年06期 v.25;No.304 12-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某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的FLAC3D数值分析

    王朝军;

    应用FLAC3D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材料屈服模型采用摩尔-库伦模型,通过pile单元模拟围护桩、cable单元模拟锚杆,通过计算得出基坑外土体、基坑底部、围护桩的沉降及水平位移的变化特征,主体基坑底部土体发生了回弹,发生了竖直向上的位移,最大值达到28.7cm;设置了预应力锚杆进行加固的基坑边缘,在开挖过程中产生稍小水平位移,最大值为2.5cm。研究表明,FLAC3D数值软件用于计算基坑开挖变形计算分析是可行的,可以为类似的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监测提供技术指导。

    2018年06期 v.25;No.30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础加固工程中的长短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刘恋;吕文龙;何珊珊;

    近年来,长短桩在基础加固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竖向承载特性的研究尚无定论,设计中仍然参考普通桩的计算理论。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实际基础加固工程中长短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及沉降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参考普通桩计算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互相补充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长短桩沉降值近似相同,但长桩沉降值略大于短桩,桩基变形协调;桩基共同作用下,上部荷载主要由长桩承担。

    2018年06期 v.25;No.30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复合地基典型参数影响研究

    王军;

    在深厚软土地基上,通常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路基,在软土的内聚力小于或等于15 k Pa时,碎石桩因侧向约束力较小,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较大的侧向变形。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土工格栅对碎石桩进行包裹加固,形成桩网复合地基,可以提高承载能力,减小侧向变形。针对桩网复合地基条件下,研究不同参数如碎石桩间距直径比、桩体模量、填土模量、路堤高度、软土厚度等对碎石桩特性及沉降的影响。

    2018年06期 v.25;No.30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施工与检测

  •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下穿密集民房监测控制技术研究

    陈树茂;方一航;袁梦;黄振庭;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文园站-庙头站]区间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下穿密集民房,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各参建单位提前进行施工策划,通过监测数据实时反馈进行精细管理、动态调整,在上软下硬地层中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针对存在沉降异常的建筑物,监测实测数据结合施工进程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技术经验,为以后类似边界条件下盾构下穿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2018年06期 v.25;No.304 26-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法与超声成像法检测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构件缺陷研究

    何胜华;徐劲;阎亮;

    针对某混凝土叠合墙试件,分别采用超声透射法和相控阵超声成像法检测其内部混凝土缺陷,并进行钻芯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超声透射法及相控阵超声成像技术均可识别明显的孔洞等缺陷,但超声透射法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局部间隙缺陷存在漏判;在合适条件下,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叠合构件检测。

    2018年06期 v.25;No.304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某高铁站旁基坑变形的监测实践和探讨

    邓加亮;

    结合湖南省某市正常运行的高铁站旁基坑的监测情况,分析了其基坑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基坑顶部沉降、周围建筑物沉降、站台护坡沉降及锚杆轴力等变化情况。并由分析结果得到相应结论,对于同类型的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2018年06期 v.25;No.30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填海区地基加固中搅拌桩钻头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

    钟国辉;

    在填海区进行地基加固,搅拌桩成为一种常用的选择。此类场地一般由吹填而成,主要由软弱土层构成,早期先进行预压加固,往往地层中存在较多的塑料排水板、土工布等土工材料。传统的搅拌桩机在这些地层中钻进,往往容易出现钻头被土工材料缠绕,喷粉孔堵塞,钻机卡死等现象,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加固质量。本研究对搅拌桩机钻头进行了改良,克服土工材料缠绕的难题,保证了加固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很好地解决了该类问题。

    2018年06期 v.25;No.30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既有建筑地下室微型钢管桩承载力检测技术研究

    温世聪;毛良基;李宗慰;

    随着微型钢管桩的广泛应用,其在既有建筑地下室地基基础加固工程中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而由于现场条件限制,导致无法采用常规的堆载法对其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结合锚桩法不受场地条件限制以及微型钢管桩单桩承载力低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锚筋法替代锚桩法进行试验,最终顺利完成了微型钢管桩的单桩承载力检测。

    2018年06期 v.25;No.30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土体加固开仓技术研究

    汪正斌;

    受地质条件的影响,盾构机在掘进一段距离后必须进行刀具更换,以便于更好的掘进。盾构机开仓换刀危险性高,若是采取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以深圳地铁11号线[红树湾站]-[后海站]盾构右线开仓换刀为例,在复杂地质条件情况下,选择了土体加固开仓方案,研究了复杂地层中盾构土体加固开仓换刀的具体步骤和方案,为类似地铁盾构施工提供借鉴。

    2018年06期 v.25;No.30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

    <正>5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做出部署。其中第十五条提到: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完善期刊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强化学术水平和社会效益优先要求,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提高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

    2018年06期 v.25;No.304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2018年建筑节能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

    <正>6月5日下午,广东省2018年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今年全省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活动的主题定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绿色发展"。今年6月国家将陆续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省政府也将于6月开展全省节能宣传月系列活动。

    2018年06期 v.25;No.30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2018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在佛山启动

    <正>广东省2018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6月1日在佛山市举行。活动的主题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活动旨在增强全民安全应急意识、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推进依法治理、深化专项整治,切实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8年06期 v.25;No.304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绿建与节能

  • 产城融合背景下深圳市城市更新路径探索——以深圳市清水河片区更新为例

    刘中毅;池葆春;段希莹;

    一直以来清水河片区属于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区,这里有深圳市区面积最大的陆运仓储区和罗湖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村。这里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庞大人口的落脚、现状用地的不足、公共配套的紧缺以及特区一体化以来重大交通通道对空间的占用,使这个处于特区边缘的城中村发展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项目组尝试运用片区更新统筹的方法,以产城融合为切入点,与清水河地区村集体、企业统筹协调,平衡利益,进而探索出一条可实施、可持续的更新路径。

    2018年06期 v.25;No.30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8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惠州市典型既有建筑能源资源利用现状及节能潜力研究

    冯建平;

    基于惠州市典型既有建筑的节能诊断工作成果,讨论了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冷源形式与能源资源利用与管理情况,根据室内热环境、空气质量及照度的调研数据评价室内人居环境,通过各类建筑的能源资源消耗指标,并分析预测了建筑各用能系统的节能潜力。

    2018年06期 v.25;No.304 49-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沥青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城市主干道路的应用

    林裕荣;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将道路进行了"黑化",提升了通行舒适性。早期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开始大量进入维修期,如何利用好原有沥青面层材料,对我国继续推进道路建设和资源保护有着重要作用。以汕头市区主干道路作为实验段,进行沥青混凝土就地热再生施工,对施工控制及技术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2018年06期 v.25;No.30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技术建筑节能综合分析及应用研究

    王建忠;李金水;林璟;

    借助三维信息模型BIM的综合应用,对在建筑过程阶段的声系统分析、环境噪声分析、气流组织分析、风环境分析、日照分析和能耗分析等,模拟所处区域环境对建筑物的环境影响,在建筑的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018年06期 v.25;No.30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建筑给排水设计咨询实践

    黄频;

    根据建筑给排水的特点,从设计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设计进度控制、设计变更管理及绿建和设计成果转换等5个方面论述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咨询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

    2018年06期 v.25;No.304 59-6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结构

  • 超越设防烈度强震作用下某超限复杂连体结构性能分析

    贺锐波;韩小雷;林金樾;林哲;

    我国发生的数次强震,实际震中烈度均有超过设防烈度的情况。某建筑为超高层复杂连体结构,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设防烈度7度,根据现行规范设计完成后,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其进行8度强震分析,评估其抗倒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5~34层每层有0.5%~3%的梁单元处于倒塌状态;21~22层有2%~3%的柱单元进入比较严重破坏;墙单元虽只进入轻中等破坏,然而抗剪性能下降明显,尤其是框支剪力墙;连体楼板需特别加强。因此,设计剪力墙时需更为注重提高其抗剪能力,另外按7度设防烈度设计的结构有一定安全储备,能够承受8度大震而不至结构整体倒塌。

    2018年06期 v.25;No.304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带预制双连梁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吴桂广;焦柯;毛建喜;王文波;

    采用规范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预制双连梁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带预制双连梁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相比普通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可有效的减小构件内力和配筋,并且由于预制双连梁具有较好的延性,使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耗能能力,降低了竖向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018年06期 v.25;No.304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某高耸结构质量缺陷工程的加固设计和分析

    徐卫;

    介绍了某一高耸结构因施工质量缺陷而进行加固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及过程。首先对结构质量缺陷进行参数量化及性能分析评估,然后设定加固性能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可行性较大加固方案并进行比选,对优选方案进行参数量化及性能分析评估,性能评估内容包括动力特性、构件强度、基础等。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加固设计方案,使得原质量缺陷高耸结构动力特性,构件强度,基础承载力均满足验算要求,而且也方便施工,造价较低。

    2018年06期 v.25;No.304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工程管理

  • 某综合楼建设全过程投资控制措施

    王坚;

    通过某综合楼全过程建设,总结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投资控制事例,得出一些心得体会,有如下措施:领导重视、科学决策,选择优秀设计团队、竞选设计方案,开展工程招投标,控制主材的采购,加强施工管理,办好竣工结算手续,同时重视人才,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2018年06期 v.25;No.30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专业涵盖地基基础、建筑结构、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节能、建筑物诊治、建筑环境、建筑防火等领域,拥有省部级科技奖60项,获专利权48项、软件著作权40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百本。业务范围包括科研、咨询、检测、鉴定、规划、勘察、设计、监理、专业施工和产品开发等,拥有检测

    2018年06期 v.25;No.30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正>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贯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而集中优势力量(结构、地基、岩土、防水等)成立的高新技术型科技施工企业。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领域结构的加固施工和设计。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2年6月取得建设部批准的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是广东省第一家具有特种专业工程资质的专业加固施工企业。公司拥有建筑总承包三级、特种专业工程

    2018年06期 v.25;No.30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土木与建筑(月刊)

    <正>《广东土木与建筑》是国内土木建筑工程领域优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73年,45年来致力于介绍国内建设科技发展情况、建筑设计成果以及施工新技术等建设工程应用技术,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术理论和技术经验的交流平台,在土木建筑行业内一直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得到建设、科技等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2018年06期 v.25;No.304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