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元坤;陈招智;
某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复杂,不但有转换层和错层,且楼板局部不连续、平面扭转I类不规则、结构高度超出规范A级高度等,需经抗震超限专项审查。通过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结构布置,建立按照结构实际受力及满足规范各项技术需求的计算模型并采取有效的抗震加强措施,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结构整体刚度均衡、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和经济合理,文中对其结构设计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一些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2008年01期 No.19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郑竹;
广州西塔是广州地区未来几年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工程项目,其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均对现行规范有较大突破,因而设计中不能照搬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和条文,其设计参数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文中重点介绍广州西塔内外筒设计中的内力调整方案,并对斜交网格柱外筒作为抗侧体系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2008年01期 No.19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7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叶浩;罗赤宇;李宁;
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实践,介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桁架的设计优化过程,并对张拉预应力后桁架的应力变化进行分析,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并介绍了空腹桁架的节点设计和构造措施。
2008年01期 No.194 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立辉;廖耘;
介绍广州珠江新城誉峰项目中A2、A3栋超高层住宅结构的超限设计情况,包括结构选型、弹性计算、弹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推覆计算等。
2008年01期 No.194 1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文辉;李智;
在分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点,并针对某商务办公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供设计人员参考。
2008年01期 No.19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7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毛伙南;毛裕平;谷显树;郭金基;陈海;张开成;
本文建立在复合荷载作用下折线钢索的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计算正、负风压钢索的伸长量,确定钢索预张力,再采用有限分析法计算折线钢索预张力和复合荷载作用的内力和位移,最后给出工程应用计算实例。
2008年01期 No.194 17-1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乐聚;简万成;宋友红;高群;
滨海地带地质条件复杂,新建主体育馆荷载大,且地层中有较厚淤泥和淤泥质土,存在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文中介绍整个场区软基处理方案的优化分析过程,最终确定采用插板排水堆载预压方案,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使地基承载力满足了设计要求。
2008年01期 No.19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景汉;
在淤泥层上进行地下室施工,桩型选择与施工、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等均十分关键,本文介绍某综合楼地下室施工中出现的基坑边坡滑移事故的分析与处理过程,可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2008年01期 No.194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健;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CFG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高、荷载调整幅度大、沉降变形小且稳定快等特点,其成孔与灌注混凝土同时完成,钻孔可进入强风化岩,单桩承载力高,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承担荷载,且施工无震动、噪音低、成桩速度快,文中介绍该复合地基在深圳地区某工程中的施工应用及其效果。
2008年01期 No.19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穗新;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桩基础地下室桩头防水的处理方法,探讨如何在满足结构安全及整体性的前提下,外防水层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处理方法。
2008年01期 No.194 29-3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中;
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空间分析与计算问题进行探讨,建立空间分析计算模型,将弹性抗力法应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完全意义上的三维空间计算,并对影响整个支护系统受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的几点结论,可供基坑支护工程参考应用。
2008年01期 No.194 31-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